找到相关内容715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敦煌写本邈真赞所见真堂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486鲍溶《赠真公影堂》:“旧房西壁画支公,昨暮今晨色不同。远客闲心无处所,独添香火望虚空。”《全唐诗》卷279卢纶《题嘉祥殿南溪印禅师壁画影堂》:“双屐参差锡杖斜,衲衣交膝对天花。瞻容悟问修持,...

    郑炳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4580797.html
  • 《禅宗与心理分析》禅中的自我

    缚住你呢?当你不因分别和执着而受骚扰,你会即刻不需劳力便能得道。如果你带着混扰的心在邻人之间跑来跑去,你是注定要间到生死之地,不论你试着抓住那道,试了多少个无数。不如回到你的庙里,安安静静盘腿而坐。 ...

    铃木大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14780893.html
  • 慧远大师念佛思想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考辨

    者,除我国中人民所愿,余人民寿命无有能计者。不尔者,我不作佛。[31]   其国中悉诸菩萨阿罗汉,无有妇女。寿命极寿,寿亦无央数。[32]   《经》中多次提到“快乐无极”、“快乐不可言也”之类...

    杨净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324781205.html
  • 高原雄鹰一慈成加参上师弘法利生侧记

      Lotus   觅道   为超轮回多少,寻师觅道越顺流。试问是道何处有,师曰道在生活中。实为平常又深奥,岂解疑虑生死根。复问恩师何为道,是法平等即是道。   Lotus   师德  ...

    金连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25181617.html
  • 西藏佛寺音乐中的汉地器乐形式——楚布寺甲瑞居楚乐

    互为因果关系。藏传佛教显密兼修,先显后密,注重密宗修炼为教法特点。认为“显教是密教的基础,密教是显教的最高阶段。显法要经过三个无量才能完成的大行,密法用数世甚至一世就能完成,是全凭修积资粮和破执断惑的...

    格桑曲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2681689.html
  • 世界各国佛教发展与中国佛教的关系(1)

    洛明达)和迦毗罗卫城(即比罗伐宰的年代,堵国)。那时迦毗罗卫已经倾圯,只剩宫殿故基窣的年代,堵波和石柱的遗迹。玄奘在此徘徊瞻礼,并在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详加记载,说德满都地区宗教繁华,寺院林立,僧徒...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63181885.html
  • 浅议和谐法门

    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大智度论》卷20,《大正藏》25·No.1509)——悲无量心就是悲悯众生所受种种身心之苦,常思救拔之心。菩萨行者因为系念众生在如大火聚的世间受长轮回及烦恼煎迫的苦患...

    兆德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45682059.html
  • 达真堪布法语365则

    ,也会摧毁你在一千个大当中积累的福慧资粮。   105、很多人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106、活没有信心,死没有决心...:在火坑里你只会失去一次生命,在轮回里你要失去无数次的生命;在火坑里你只要感受几分钟的痛苦,在轮回里你要感受无量的痛苦。   328、你想摆脱轮回、想脱离痛苦的话,就不要埋怨别人,不要恨别人,...

    达真堪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5522582370.html
  • 谈心说识(三):人类自私的根源为何

    一切众生自无量以来,之所以处在六道轮回之中,不能解脱,其关键所在即在第七识的“执我”上面,由於第七识之我执,而生种种的烦恼障碍,覆盖真实智,导致迷惑颠倒、造业、受苦、循环不已,遂使众生在生死流中不能...

    释依昱

    |唯识|谈心说识|自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10045983353.html
  • 谈心说识(四):生命的根源

    。”这念佛的一念,就是一个种子,作将来成佛的因。可是这一念种子,经无量而不失不坏,就是因为它摄藏在第八识中的缘故。   (2)所藏义:第八识自身是所藏,前七识行转识及其相应诸法,是能藏。因为...

    释依昱

    |唯识|谈心说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12480083354.html